读书笔记 |《党性是什么》

Author

华丽

PublishDate

2020-05-24

摘抄

  • 一种哲学、一种理论要有党性,就必须去除掉抽象性、所谓的普遍性,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坚持现实性、具体的实践性,对现实的社会状况进行规律性的分析。
  • 有党性的哲学,就要公开直率地站到一定集团的立场上,鲜明地服务于革命的阶级,依靠先进阶级的力量转化为现实。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只有在回答世界的本源问题时才有意义。
  • 讲党性,讲立场,不代表不讲事实,压制自由。它反而要求用事实说话,不歪曲事实,不乱讲一气。它尊重表达自由,讨论自由,但拒绝打着自由的旗号,发表不顾客观事实的「妄议」,进行没有建设性的「骂街」。真正的自由,事情的真相,是与讲党性不违背的,如果有所违背,要么就不是真正的自由、事情的真相,要么就不是我们所讲的真正的党性。
  • 我们需要预防两种极端,一种极端就是总认为意识形态工作应该完全放开,新闻舆论应该完全自由,文艺作品创作可以任性而为,理论思潮要绝对客观公正。另一种极端就是宣传思想、新闻舆论、文艺、哲学社会科学等等工作在坚持党性的名义下压制自由、遮蔽真相、遏制活力。
  • 政党是一定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或精英人士组成的政治集团,这个概念本身实际上已经暗含了政党的党性的三个最基本的方面:阶级性、组织性或纪律性、先进性。
  • 政党是在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党性则是政党在阶级斗争和阶级对立中形成的自觉地意识,是政党为了赢取、巩固执政地位而必须要凝结成的集体意志。
  • 阶级性是党性的基础,政党的党性归根结底就是这个政党是哪个阶级的政党,这个政党代表着哪个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 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也是政党的本质属性,因此也是党性的基本方面。
  • 党性的强弱,要看这个政党的纪律性,看政党内部是否团结。
  •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体现在:一是组成成员的先进性,由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织起来;二是理论上的先进性,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三是实践上的先进性,依据社会发展规律推动中国不断进步。
  • 一个党员有没有党性,是强还是弱,就要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把政党的价值追求当作自己的价值追求,把政党奋斗的目标当作自己努力的目标。
  • 政党的党性最终体现在党员个体的理想信念、思想观点、道德品格以及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言论和行动之中,体现在他们所干得事情、所干成的事情上。
  •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理应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升党性的基本要求。
  • 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政治立场坚定,党性就必然强。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也就没有党性。
  •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先进的科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真学真信真用,这是判断一个党员有无党性、党性强弱的标准。
  • 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安身立命的根本,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 增强党性,必须敢于实事求是地指出问题解决问题,必须反对空谈,真抓实干。
  • 有权不任性,自愿接受监督,讲规矩、讲纪律,这也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
  • 党性不是底线伦理,而是崇高伦理,它要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求高风亮节,要求先公后私。
  • 一个党员的党性,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反而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削弱,它因此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锤炼,不断地增强。
  • 党性和人性的关系,绝对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有统一的一面,都是对人的美好价值属性、精神境界属性的追求。讲党性,绝对不是要反对人性,要消解人性话语,它要克服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升华人的社会属性,它是对人的本性中积极方面的张扬,对消极方面的摒弃。
  • 讲党性,要求党员以整个政党的利益、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为重,要求党员个体要有大局意识,要有奉献精神,甚至要有牺牲精神。
  • 讲党性不是要抹杀个人利益的正当性,提升党员的精神境界也不代表不让他们过自己的「小日子」。我们不能过度强调整体利益高于一切,过度强调为了整体利益牺牲个体利益。
  • 讲党性不能空讲政治立场、精神境界,无顾人的正常利益、正常需要。
  • 不考虑现实生活,对党员的要求脱离实际,只会带来党性理论与政治实践的强烈反差,从而滋生表面上不讲利益只讲党性,实际上却钻进利益的笼子的「两面人」。
  • 人是可以改造的,可以通过社会制度的完善,通过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改变加以改造。
  • 个性是特殊的,党性则是普遍的,是共同的性质、普遍性的性质,是全党每一个人都有的性质。即使说,党性与个性的关系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体现的是政党的共同要求和个体成员具体多样的矛盾关系。
  • 人有工作的不同,地位的不同,性别的不同,年龄的不同等等,有各种不同的个性,不能强求。党员个体只要服从党纲、党章、党的决议,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其它特点,尽情展现自己的个性。
  • 讲个性,不能是毫无限度的,必须在党性的范围内,个性才是合法的、有效的。
  • 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
  • 党员干部当然要有主见、有个性、有自由意志,这是需要保护的。但这种个人意志是有限度的,将自由,讲个性,不等于任性,不能不受任何约束地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不能随便把不成熟的主管想法应用于实践,更不能把个人意志强越于、凌驾于政治纪律之上。
  • 纪律、规矩、制度健全会对领导干部有所制约,能使其不任意地、傲慢地使用权力,因而就不会有机会犯错。
  • 为人处世周到、见解观点独到、关键时刻立场鲜明的党员干部,更有人格魅力,更能获得人的真心支持。
  • 一个人一旦思想僵化,就只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能照抄照搬书上的、文件上的、领导人讲过的,不敢多想一点点,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这样的人不可能有创造性个性可言。
  • 把党性完全等同为阶级性是不对的,离开阶级性谈党性也是不对的。
  • 阶级本来是术语化的范畴,是用来分析社会的一种重要方法,不能法定学术上探讨阶级的可能性,否定阶级分析法的有效性。
  • 马克思主义要解决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问题,要着力克服的问题就是阻挡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问题。
  • 正视阶级存在的客观现实,看到阶级意识的觉醒,预防阶级的对抗行为,重视不同阶级的力量,改造、理顺生产关系以及政治、社会、文化中各种关系,才应该是当下阶级问题思考的方向。
  • 只要两极分化、贫富差距的扩大还是事实,只要不公平还是被公认的社会状况,无产阶级的存在就还是客观的。
  • 无产阶级不再为了私有财产或者为了财产而活,不会为了有财产而被奴役、被侮辱。「无」因此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一种更高的生活境界,更高层次的追求。
  • 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一定是占社会大多数的、从事劳动的物产阶级和人名群众。
  •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不仅仅是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体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 之所以不断强调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性,是因为我们面临着党性和人民性的「实践偏差」,在现实生活中,党的执政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在表达人民群众诉求,满足人民群众利益方面,离人们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造成了理论和现实的反差。
  • 党员干部在自己的工作中,要认识到群众也是政治的主体,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 如果党员干部还停留在以往对群众的认识上,认为群众还是铁板一块,没有政治主张,必然会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而出丑。
  • 如果之前的追求强调的是群众经济物质利益的实现,是保证群众基本的乃至更好的经济生活条件,那么现在「为了群众」的追求必然要突出强调群众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利益,保证群众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享受更好的文化生活,感受到公平正义,生活在和谐、幸福、美丽的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中。
  • 我们需要形成一种机制,让群众满意标准具体化、客观化、可操作性化,让群众来评价领导干部的工作并保证这种评价产生实在的效力,从而形成领导干部对自己身边群众不得不敬畏的局面。
  • 我们不能把党性教育作为外在的对自己的强迫,不能总觉得是外在的约束,我们需要从整个政党的发展,从个人事业的进步,来理解党性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从党性教育过程中改变自己、提升自己。
  •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一定是言行一致、身心合一的人,是能够约束自己、控制自己,能够自我反思、自我纠正、自我调节,并因自身的综合素质而获得人们高度尊重的人。
  • 通过学习政治理论,我们才能更加清楚地看懂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我们遇到的困难,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努力的方向。
  • 党员干部有了党性的思想和行动,党的执政地位一定能够巩固,党的奋斗目标一定会实现;党员个人有了党性的思想和行动,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经得起考验的人,一个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
闽 ICP 备 2021009779 号 - 1 | Copyright © 2020 华丽 | Powered By Hugo